不知是从何时起,咱们慢慢走到了此刻的地步
磕磕碰碰的三年时间,有欣喜也有争端,懵费解懂的情结在寂静间萌发
然而,究竟仍旧没能说出口
那菜园子也就离我家300来米,我先将母亲常用的那个小煤炉(已经发好了旺火),提到了菜园一棵西面是高耸挺拔的松树下面
时令虽已进入冬季,可滇西北的山间里,只是松树在松枝的根部显出一些退去的松针,其它部位还是葱笼郁绿,生机昂然,一点萧杀气都没有
看着母亲的那块“百蔬园”,有的只是盛春时候的旺绿,怪不得云南四季如春,由此可见一斑了
我是个渴望浪漫的人,我喜欢有浪漫的生活
既然别人给不了我,我只能自己制造了
呵呵,你问浪漫怎么制造?其实很简单啊,你一定看过一篇说停电的文章吧?在高楼大厦里,停电一下,点一次蜡烛,于烛光中痴痴看你身边的人,不是多了一份温馨旖旎吗?你对这个不屑一顾?那你真应该找个机会试试了
“找点空闲,找点时间,一个人静下来,把天空看看……”
二十五、大概一个人久了,可以忍受的孤独指数也在不断增加
那些过去以为两个人一起完成才最浪漫的事,慢慢的我都自己去实现了
后来在一些古诗词里看到的柳枝,除了韩泓(音)的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春风御柳斜,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”的一诗和端午有关外,纤纤柳枝总是牵着离情别绪,演绎着阳关三叠
究其原由,或许是柳枝的纤细柔长跟人们离别相思感情的缠绵有相通之处,其实是因为“柳”与“留”谐音
所谓折柳赠别,表达的是一种依依不舍、皆力挽留之情
因为古代交通的问题的制约,亲友相别,总是去难去,聚难聚,难免伤情销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