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父亲的失望、父亲的执著和他那因过度劳累而微驼的脊背让我欲言又止
父命难违啊,父亲在前面扛着米,弓着腰,那山间的毛石路,在他黄胶鞋下面往后缩,我注满水般的腿艰难地往前伸
再美丽的色彩看久了,也会乏味
也许,蓝天之蓝是单调的
于是,三月里,风筝云集,都为朝向一片晴空
有虫鸟的,如目光犀利的雄鹰,爪牙张扬的蜈蚣,姿态妩媚的蝴蝶,行为散淡的金鱼,都是一些世俗气的虫鸟
有人物的,如古典小说中的齐天大圣,传说中的牛郎织女,戏曲里的才子佳人
三月的风筝,蓝天之上的动态注脚和缀饰,除了一道青色,民间的色彩元素其实可以再丰富些——同在一片蓝天下,各自的色彩,是自由含义的不同版本
黄昏时分,我来到村庄背后的黑古墩山上,山下的人家休息了
那一盏盏不眠的灯火,还有谁家院子里传来的狗叫是多么的凄凉呀
远处,闪闪烁烁的灯火亮了起来,正在入眠的滩歌古镇还老吗?夜色沉沉,一弯残月遮遮掩掩的挂满了天空
透过云层,我看见白天的羊群变成了一盏孤独的灯火
大地上,我和父亲默无声息的走着
父亲吧嗒吧嗒的吸着他的卷烟,而我还是那么茫然,看看四周,月光冷清,蛙声阵阵,这大概是从远处王家楼的鱼塘里传来的
这是一个秋天的夜晚,我和父亲去山上看天象
这是一个多好的地方呀,这里虽地处农村,可我很喜欢
在别人的城市里生活、工作着的我,早已习惯了城里人的冷漠,今年的冬天,我经常整夜整夜的不眠
也在我的感觉中,一座座充满诗意的村庄,还有那些袅袅的炊烟,飘荡在黄昏的夜色中
故乡那零零散散的村庄在群山半腰间横卧着,并不显得萧条和颓废
这样的回忆,在我的记忆中时不时总有那么几次
再过几天,我就要离开这座我生活了四年的城市
回到故乡,想必我第一件事就是去在祖宗的坟茔前拜谒,我想去看看,那些矮矮的墓堆
用北方特有的大雪去祭奠,那一个个在生活的不幸中亡故的亲人
漫步乡间,还有益地增加了我的无知的感觉
我虽出生于乡村,但少小离家后博览群书,在学问上一度是颇为自负的
可是,当我重回乡间之后,漫步时的所见所闻使我的自负感慢慢地失了
行走在堤路上,会遇见这么一种草儿,它的顶部结着枣核样的带剌的果实
我知道这种果实的俗名叫做“剌挠狗儿”
小时候我曾恶作剧地把它放到小花的光亮的黑发上,惹得她哭闹了半天
但是,这种草儿叫什么呢,我却不知道
还有,那种开过白色花、粉红花后结出一种一寸多长的果实的那种草儿,又叫什么呢?故乡人泛称“老草”的那几种草儿,此地亦有,我却不能一一地加以区分
除了草儿之外,对于鸟儿,我亦所知有限
我在徒骇河边见到过一种背脊墨绿的鸟儿,小巧的身子略小于麻雀,受到我的惊吓后嗖嗖飞去,那姿态很是好看
可惜,我不知道它的名字
每当面对着一株青草,目送着一只飞鸟,而偏偏叫不出它们的名字的时候,我就会有一种深刻的愁烦,以为自己简直是一无所知了
这之后,朝晖夕阴里的漫步之时,我就不耻下问了,向老农、向孩童、向村妇
这样地过了一二年后,我就知道了一些以前我不知道的东西
比如树木生长到八月二十日就不再向高处生长啦,开白色粉红色花的那种草儿叫“嘀嘀筋”啦,残存于黑色的河水中的那种生物叫“水蛋子”(自然都是俗名)啦,等等,都给予了我知识上的满足
但是,漫步时的举目所见、倾耳所闻,还有许多我不知问谁也不知的事物
这让我产生难堪的无知感的同时,也就激发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
沐浴在秋阳的光辉中,我的内心里涌动着很多的雄心壮志
仅就阅读一事而言吧,古今中外的小说散文读得是不少了;但对于诗歌,特别是外国诗歌,却是知之甚少了
诗人们到底表达了一些什么样的感情呢?这个问题促使我尽快地去阅读,去品味
孤是傲慢,傲是傲娇,我把这孤独看做了一种时令,犹如在凌冽的北风中不畏寒冬的松柏,径自邑邑葱葱,在白雪皑皑中变成一起得意